查看原文
其他

讲座干货 | “克立讲坛”第二讲:曾国藩的礼学经世思想


“克立讲坛”

讲座干货


(通讯员 檀健哲)2021年10月14日下午,南开大学哲学院举办了“克立讲坛”系列学术讲座第二讲,该讲座由中国哲学教研室范广欣副教授主讲,讲座题为“曾国藩的礼学经世思想”。南开大学中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卢兴教授担任主持人,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严正教授担任评议人。青年教师、研究生、本科生60余人参与聆听。

范老师于讲座开始时指出,这项研究是以思想史的方法展开的,所以与通常意义的哲学史研究方法有所不同。回顾前人的研究,范老师认为,冯友兰和钱穆对于曾氏礼学的观点值得思考。钱穆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提及曾氏的礼论,并认为礼学汇通汉宋两学,以经世为目的。

在这个基础上,范老师整理了曾国藩对于礼学的理解:礼是所有外在实践的依据,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人的内心。同时,史籍中的典章制度也是礼。在曾氏所写的一篇重要文献《圣学画像记》中,他将郑玄、杜佑、张载、朱熹、马端临、王应麟、顾炎武、张尔岐、江永、戴震和秦蕙田等人视为是伟大的学者,在范老师看来,这体现了曾氏对于礼学传统的建构,而其特点就是“汉宋相容、经史连贯”。也因此,范老师将曾国藩建构的这套传统称为“礼统”。在经世方面,范老师认为,“经世”的真正内涵远远超越了一些西方学者所理解的“Statecraft”。“经世”是一种“赋予世界以秩序”的活动,即“Ordering the World”。因此,“经世”不仅追求解决具体问题,还要实现长治久安和道德理想。

在礼学经世学说的应用方面,范老师主要以曾国藩训练湘军的案例为研究重心。值得注意的是,曾氏把“礼”区分为典章制度、礼节仪式,还有研究器物三个方面。说明“礼”学所涵盖的不仅是政治、道德,它所指向的是一个无所不包的完整秩序。在答复刘蓉的书信中,曾氏指出礼学经世运用的关键在于军礼、朝廷祭祀并注重民间礼仪。范老师在认为,曾氏在以礼学治湘军的过程中,对于礼的三个方面进行了创造性的转化,体现在制定营制和营规、湘军祭祀和从礼学中发掘制造火器的资源。

为了建立一支有战斗力并且有纪律、不扰民的军队,曾国藩制定了营制与营规。营制主要关于军队内部人员、装备和钱粮的配置,而营规方面则更加复杂。礼学的古代资源几乎很少涉及军事,因此曾氏初期以戚继光抗倭的戚家军为基础制定营制。初定营规主要考虑战时的规矩,后来在新版的营规中,更加强调军事纪律和精神面貌,并且也强调对士兵精神面貌的塑造。范老师以曾氏初期招募兵士与编纂军纪歌谣为例,说明了湘军内部实际上非常重视“礼”。这种“礼”并不仅仅是外在的规范,也强调对于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曾氏亲力亲为,作为表率,强调军事长官的廉洁自律,在士兵方面,则多选取农民,这也体现了其对于礼学经世的运用,即以读书人为军事领导,而以农民为士兵主力。

在祭祀方面,范老师着重讲解了曾氏对于阵亡将士祭祀仪式的重视。湘军初期在战斗中遭遇重创,曾氏修建湘乡忠义祠,官兵同祀,并亲自制定仪式细节以表庄重。在湘军后来的战斗中,战况更加激烈,伤亡更加严重,曾氏向朝廷请求将湘乡忠义祠的规格从民间升格为国家之级别,将家国精神注入到湘军中,一方面使得湘军感受到了国家对于自身的承认以抚慰伤痛,另一方面,这也使得乡土意识与正统观念的结合。除此之外,在曾氏治军的一些细节纪律要求中,也体现有一种宗教信仰的因素,如水师士兵需保持整洁,以得神明保佑,敬奉江神与炮神等等。


此外,范老师还指出,曾国藩还运用礼学思想改进火器制造,这就涉及到礼学与科学技术的问题。在湘军作战过程中,由于无力面对太平军的洋枪队,曾氏先后想出多种办法。他先运用文字训诂并探讨形制,再通过史书考察从经典时代到唐盾牌的沿革,希望研发出可以抵挡子弹的盾牌。尽管有戚继光的成功案例,但时过境迁,这种想法终究不能实现。而传统的湘军依靠将领在阵前站立并表现勇武的做法,虽然能鼓舞士气,但是面对子弹无异于自杀。在这种无奈之下,曾氏最终走向了火炮的研制,研发出了杀伤力极强的火炮。这里范老师指出,尽管曾氏是在现实战局的刺激下选择了火炮这种大杀伤力武器,但他仍在日记中留下了自省的文字:“不仁之器,盖莫甚于此矣,然海疆尚未静谧,此其亟宜讲求者也。”这段话表现了其受到传统儒学影响,意识到杀人如麻的武器并非善物,但是出于抵御太平军乃至列强的需要,而不得不使用火炮,这也表现了一种矛盾的心态。范老师对于曾国藩从礼学出发研发火器案例的讲解,展现了礼学的多种可能性。礼学的对象除了包括制度、规范、仪式,还包括礼器(车具、兵器、乐器等)

在最后,范老师指出,礼学经世主张既有包含着对工具理性的发掘又有对理学基本价值的坚持,既有短期救急的考虑,又有建立理想社会的长远打算。火炮虽然是不仁之物,但如果技术可以民用,以为国家人民造福,这也许还可以和传统观念相符。

讲座后,范广欣老师和点评人严正教授以及在场同学进行了交流,就“礼”的外在依据与内在价值、湘军与近现代中国军队等问题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

本次讲座是哲学院“克立讲坛”系列学术讲座的第二讲。“克立讲坛”是南开大学中国哲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系列学术活动,冠名旨在纪念该学科创始人方克立先生(1938-2020)。该讲坛主要通过专题讲座、学术会议、读书沙龙等多种形式,围绕当前学界聚焦的前沿热点问题,鼓励师生之间、不同领域研究者之间进行平等深入的探讨,意在突破不同学科领域间的壁垒,搭建兼具互补性和合作性、专精性与开放性的学术交流平台。

文案:檀健哲

排版:吴慧敏

编辑:刘心一

责编:张雯姝

审核:田佳佳

来源:研究生会学术交流部

哲学院融媒体中心 宣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